大家都在看:
应一位朋友的邀请,我参观了他新建的工厂,碰巧遇到很多人在生产现场围着一个转子争论不休。原因是平衡转子组装后,电机振动严重,无法交付给客户!无意中听到平衡工生气地嘟囔了一句“——”。可能是你的手艺吧!
这个转子和其他转子真的不一样,转轴细长,铁芯又短又粗;据了解,电机的极数是2P,严格按照技术文件操作平衡器应该没有问题。但最终分析结果归结到转子动平衡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电机振动的问题。
由于动平衡过程的盲点,出现了这个问题。今天就简单说一下电机转子的动平衡。
不同类型转子的动平衡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对于工作转速远低于临界转速的转子,不平衡引起的变形很小。这种转子可视为刚体,可在低速下进行动平衡,称为刚性转子动平衡。刚性转子动平衡时,各微段不平衡引起的离心惯性力系可简化为任意选定的两段(一般选取转子的两个端面),在这两个面上做相应的修正(去重或配重)即可完成动平衡。动平衡机可以用来确定两个截面上不平衡的方向和大小。
常见的动平衡机分为软支撑和硬支撑两种。前者检测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后者检测不平衡转子施加在支架上的力。刚性转子的动平衡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了各种刚性转子的动平衡精度。
柔性转子的动平衡
工作在超临界转速的转子在启动和制动时,转速必须通过临界转速,不平衡会造成转子明显变形。如果转子各微段质心偏离转轴对变形有明显影响,则不能将转子视为刚性转子,相应的动平衡称为柔性转子动平衡。有两种方法来平衡这种转子:
振动模式法。根据转子的固有振动模式分解不平衡量。如果动平衡时的转速接近临界转速,则该阶的固有振动模式比其他阶更突出。通过检测振动模式,我们可以找到消除一阶不平衡分量所需的校正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一步一步,就可以完成动态平衡。
影响系数法。在转子上选择几个对准面和几个测量面,进行多次操作修正。在某一转速下由校准表面上的单位校正量引起的测量表面的振动是影响系数。通过测量或计算这些影响系数,可以根据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确定每个测量面的振动应限制在某个值以下,并在每个校正面上增加配重(或去重)的位置和大小。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其他方法,如模圈法。
一般在低速平衡器上,不同转速下包括准刚性转子在内的平衡刚度差别不大。因为刚性转子在任何转速下的平衡都能满足在工作转速下工作的要求,所以不同转速下差别不大。如果柔性转子被平衡,平衡测量结果将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高速平衡器上进行平衡。
私信“干货”二字,即可领取18G伺服与机器人专属资料!